close

 撰文/陳德林

我的家庭經濟狀況並不好,從小媽媽為了維持家計,

常會接些代工或褓姆的零工來做,而我也會在一旁幫忙,

直到我上大學時,我才擁有了第一份工作─家教,

即使薪水不高,卻使我開始與人群有所接觸。 

 

24  

 

 

 

 

80年代的代工風潮

現在很多學生在高中時代就開始有打工的經驗,在我唸書的90年代當時這種風氣似乎還不普遍。尤其我從國中開始就是念以升學至上的學校,同學中幾乎沒有人有任何打工的經驗在這個階段父母也只要求我們要好好唸書而已。所以我的實際工作經驗也是從大學時期開始。

不過由於父親是個計程車司機,雖然實際收入狀況並不清楚,且父母也不會主動告訴我們,但以我們當時的生活狀況來看收入應該不算高,母親則是完全沒有收入的家管。要維持家計及供養兩個小孩唸書,尤其我國中念的是學費非常高昂的私立學校,光靠父親的收入相信是不夠的。所以母親平常就會找些零工來貼補家用,在我念小學時有看過母親作家庭縫紉。之後在小學到國中的階段則是做家庭代工,到我升高中之後則是當褓姆幫別人帶小孩。這兩樣工作我都幫過不少忙(至少我自以為如此)。  

我猜想80年代的小家庭很多都有經歷過家庭代工這個當時十分風行的社會現象。尤其我家的所在─三重,從當時至今一直是小工廠林立,這種工作機會就更普遍了。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在小學放學後的禮拜三下午(當時小學禮拜三上半天課)回到家寫完功課後,會跟老媽圍坐在客廳的桌前做些家庭代工,可能是穿珠子、可能是用一支有凹槽的小鐵棒壓出一顆顆的橡膠顆粒、也曾經做過用手折類似電腦晶片的東西。做好的成品往往會全部放進一只大麻袋,等著發代工的掮客來收走送往下一站。 

 

另類經驗─小小褓姆

不知道是不是台灣經濟起飛的關係,進入90年代後家庭代工的現象好像減少了。那些橡膠顆粒和麻袋也逐漸不再復見。就在我就讀建中後的某一次開學(已經不記得是高一還是高二),老媽帶了個小男孩來找我(也忘記是送什麼東西來給我),這就是我們家開始成為褓姆家庭所帶的第一個小孩。  

從這時候開始,老媽幾乎不間斷地帶了五六個小孩,一直到我當兵退伍開始工作為止。其中除了一個是女孩之外其他都是男生。這大概是因為我們家都偏好男生的關係,一開始我媽帶著三個小孩,兩男一女都是來自同一個家庭,小孩的爸爸是油漆師傅,媽媽在菜市場賣菜。由於賣菜幾乎一年到頭都沒什麼休假,而且工作時間也很長,所以這三個小孩在念幼稚園前幾乎每天都在我們家裡吃住,一早六七點就到我們家,直到晚上才回家,有時賣菜生意好還會寄住我們家。

雖然我幫忙照顧的時間跟老媽帶小孩的時間相比絕對是小巫見大巫,但從中我就深深體會到照顧小孩實在是件苦差事─尤其是照顧頑皮又好動的小孩。我們一開始帶的兩個小男孩都是屬於這樣的個性,照顧他們的時候除了睡覺之外幾乎是一刻不得閒。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們帶小孩去十分瀑布玩,瀑布的觀景台雖然有欄杆但空隙很大,結果我們帶的小孩差點從欄杆之間的空隙鑽過去,如果不是我們及時抓住他,差個一兩秒他可能就跌落瀑布了,至今我們家的人回想起來應該都還心有餘悸。 

而且帶別人的小孩在管教上十分難拿捏。以我們家的管教方式還是會體罰,但小孩子的父母不一定會接受。幸好後來帶的小孩都比較乖,而且帶的時間也不用那麼長。有趣的是,我們一開始帶的那兩個小孩到念小學跟升國中時還有來過我們家,他們都搖身一變變得十分聽話甚至很文靜,這應該也是我們始料未及的(至少我自己以為他們會變成孩子王之類)。 

 

時薪只有80元!我的第一份工作 

現在學生的打工選擇大多是以服務業─尤其餐飲業為主,但在90年代這一類的打工選項似乎比較沒有那麼多。當時最普遍的打工選擇應該是加油站及家教。雖然我也曾經動過打工的念頭,但是由於我對機器操作天生就非常不在行,且個性也不擅與人接觸,所以遲遲未有行動。  

幸運的是,我在大一時很快地與一位同學要好起來,在升大二那年他介紹我去他阿姨家幫忙當小學生及國中生的英文及數學家教,也因此開始了我的第一份正式的工作,而工作的主要內容為教小學生數學。記得一開始時薪是80元,每個禮拜六下午要上四五個小時的課,上課是採一對多,以一個一個看他們寫功課跟改考卷的方式來教導,教的人除了我跟同學的阿姨外還有他找的另一個女學生。上班地點就在學校附近,主要是在同學阿姨家裡,有段時間也到外面的課輔教室上課。  

教學內容是由一家叫「功文」的公司所提供,據說這家公司所提倡的自學教學方式是從日本傳承而來(在日本叫「公文」,名稱來自創辦人的姓)。說穿了跟現在的英日文檢定自學方式沒什麼兩樣,就是循序漸進地不斷作由淺入深的習題──只不過是在一個家教班的環境裡面寫。功文式教學的上課內容基本上就是寫習題,同學的阿姨、其他老師及我的工作就是幫來上課的同學改習題跟檢討。所以雖說這也是家教班,但我是不用上台講課的。  

這份工作我同學跟他妹妹原本都做過,後來才由我接手。不論是現在回想起來或當時的感覺,都覺得這樣的待遇其實是滿低的。即使在當時,如果隨便兼一個一對一的家教,時薪至少也有兩三百元。但是我還是做了一年多,直到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找到另一份工讀的工作為止。  

 

從學生中看到自己─焉能正人? 

教小學及國中生的英文和數學對大學生來說是件輕而易舉的事,而且由於這個家教班是以小學生為主,也比較沒有課業的壓力,所以與一般家教比起來算是輕鬆許多。加上我對於和小孩子相處以及教他們寫功課本身並不排斥,所以教起來也算是駕輕就熟-當然學生被教的感覺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因為這份工作本身並沒有什麼挑戰性,教的時間一久也難免感到厭倦。  

從這份工作中我多少可以體會到當老師的辛苦,即使是每個禮拜六下午面對一小群小學生及少數幾位國中生,都有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突發狀況及問題要處理,更何況是一年到頭除了假日外都要面對學生的正式教師?同時從這份工作中我也了解到自己不是當老師的料,有句諺語說「不能正己,焉能正人?」放在我身上真是再恰當不過了。想當年我自己也是不喜歡寫作業、上課愛講話或是做自己的事、考試也常常抱佛腳,根本是老師心目中的頭痛學生,如果不是因為混到了一個高學歷,哪能坐在這個小教室裡面「毀」人不倦呢? 

雖然教小孩子念書是相當枯燥乏味的工作,但是對我來說與小孩子,尤其是與個性活潑的小男生相處卻是十分有趣的事情。雖然現在回想起來,這些小孩子的名字除了一個後來考上建中的小六學生我還有記得外,其他學生的名字我一個也記不得了。但是他們在課堂上調皮搗蛋的模樣,對其他同學惡作劇的樣子,一經回想仍有浮現在眼前的感覺。   

 

在工作中成長─社交能力的提升 

另外則是我和其他老師的互動,同學的阿姨找的其他老師也都是大學生,而且印象中都是女生。可能我生性孤僻的關係,那段時期的我與這些算是同事的老師們都是完全沒有互動,現在回想起來,或許我也是這些老師都做不長的因素之一。  

古人說:「教學相長」,雖然教中小學生功課不太可能從中獲得多少自己以前不知道的學識(偶爾會看到一些不認識的單字,我還記得第一次看到袋鼠的英文單字就是在這裡),但是跟中小學生互動應該多少也增進了我跟人們相處的互動能力。畢竟從小到大我一直是個非常不喜歡與人交往的怪咖。只要有書有電腦,我就可以度過一天以至於一輩子。大概只有受迫於社會強制架設的框架下,例如學校、軍隊、公司下,我才會不得不與他人來往。能夠讓我願意主動與人互動的環境大概也只有網際網路的虛擬空間了(所以我萬分感謝網際網路的發明人,雖然我從不知道他的名字...不過Google就有了)。 

我的這份家教工作後來開始變得斷斷續續,直到我升大四時因為親戚介紹到律師事務所打工才終於結束。雖然回想起來,這份工作在物質跟精神上帶給我的助益並不是太大,但是對我來說仍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始。尤其以我的個性要從事必須接觸很多人的工作對我來說是相當困難的,但擔任小學國中生的家教所要面對的工作壓力相對低很多,讓我得以很快地適應及融入,也算是很不錯的收穫。

 

 

 

 

arrow
arrow

    心想事成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