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透過以下的自問自答的方式,可以讓我們更瞭解自己,並完整地書寫出自己的生命,歡迎您來參考我們訂定的這些問題,寫下您生命中的每一個篇章。

 

失落篇

一、最近ㄧ次的失落

  1. 在生命中,你最近ㄧ次感到失落的是甚麼? 包含:人、事、物的失落。也許是失業,以許是失戀,也許是親人死亡,也許是搬家,也許是火災燒了房子…。
  2. 大約發生在甚麼時候? 甚麼地方?
  3. 當時你的背景與身心狀況?
  4. 請描述發生的過程與原因。
  5. 從當時到現在,經過時間之後,你的想法與心情的變化過程如何?
  6. 現在你如何看待?

 

範例:三年前,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與前夫養的貓[飛飛]病危,牠想要見我。於是我打電話給前夫,交代他,飛飛如果生病,一定要通知我。

我與前夫離婚後,狗歸我養,貓則是歸他養,這種分配法,我們當然沒有諮詢過貓與狗,我也從來沒有懷疑過這有甚麼不妥,直到飛飛病危,我並沒有見到他最後一面。當兩年半前夫通知我時,飛飛已經病逝在醫院裡,連他也沒有見到飛飛最後一面。

我與他在醫院痛哭,這隻貓,跟了我們九年,離婚後,牠獨自在別人家又活了不到兩年就鬱鬱而終,我ㄧ直覺得,是我們害死了牠。因為貓與狗也有情感,當時我們只考慮自己,沒有考慮牠們。離婚後,歸我的狗[Coco],我將牠送養給花園新城的ㄧ戶人家,被照顧得很好,隔了一年與三年之後,我去看牠,已經不太能判斷牠是否還記得我。而飛飛呢,前夫則送養給他的姪女。不過飛飛太老了,不大適應新環境,如果前夫去看牠,牠會哀求想要回家,但家已經破碎了。前夫曾經問我,是否可以養飛飛?我一口拒絕。真正的理由是,我覺得他很不負責任,我不必替他承擔這個責任。我這麼想時,完全沒有站在飛飛的立場來考量,而牠死了,留下的是我的自責與悔恨!

在飛飛死後,我一直想著,如果當時我接手養牠,牠就可以活長久一點;如果我不要含著對前夫的憤恨,就能夠好好商量「我們的孩子」的去處,也許有更開放的養護方式。

今年去聽了悲傷輔導專題,才知道悲傷者會有很多後悔反應:當初如何做就好了,當時可以選擇…等等。這些都是失落的悲傷正常反應,也就是自責,其實很正常,但也不要去鑽牛角尖。雖然會隨著時間淡忘,不過這個反應不會消失,三不五時就會出現。

 

二、最早時期的失落

  1. 請盡可能想出最早期自己有印象的失落。
  2. 因為年紀比較小,所以此失落經驗可能引起的情感情緒比較大或久遠。
  3. 發生在何時何地?
  4. 其他人知道嗎?
  5. 此事件對你的影響為何?
  6. 如今你如何看待?

 

範例: 有一個不知是真是幻的記憶,年幼時,我與弟弟被帶去一個暗暗的房子裡,我們被放在冷冷的沙發上。我覺得很無聊,用指甲去摳沙發。沙發的圖案是線材編織的,我就用指甲將線一條條摳起來,不知過了多久,有人出現,抱起我,用冰冷的湯匙餵我吃飯,配上冷冷的紅燒魚。我吃了幾口不吃,那人就將我放在沙發上。我覺得不被照顧與喜愛,整個環境讓我覺得是陰暗與冰冷,我覺得我失去了愛。媽媽在哪裡呢?媽媽呢?我心生恐懼!

這是我最早失落的印象,覺得失去了母親。長大後問母親,才知道那時我才兩歲,母親因為胃穿孔而住院,輸了3000cc的血才救回命來,那時輸血沒有現在這麼方便啊。母親說,你們差點就成孤兒了。我們在祖母家住了十天,雖然短短而片斷的記憶,卻是印象深刻。母女同心,我感受到離開了母親溫暖的懷抱,而當時祖母年紀大了,對於這麼年幼的小孩也力不從心。

這件事情,讓我懷疑自己的膽小與沒有安全感是從此而來,覺得難道小孩完全經不起一點驚嚇嗎?後來問姐姐弟弟,他們都有印象,但不會像我這樣覺得失落。可見一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人身上,會有不同結果,難怪諺語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十隻手指不同長短呢。

 

三、最想說的失落

1. 你失落了甚麼?請仔細描述。

2.從甚麼時候開始呢?

3.你何時發現?如何發現?

4.怎麼發生的?如何發生?

5.曾經與別人分享這個失落嗎?

6.你的感受如何?請描述。

7.它對於你的意義是甚麼?如今你如何看待這個失落?

8.你如何面對這個失落?

9.時間回復到從前,你會避免這個失落嗎?如何避免?

 

範例: 最重要的失落,應該是我失去了自己吧?!失去自己,不是一下就失去的,而是慢慢一點一點失去的,如果說狠一點,就是我逐漸忘記真正的自己。人為什麼會忘記自己?應該有很多原因吧?!而我,為什麼這麼做?我自己其實是不清楚的,應該是,從我開始恐懼,恐懼失敗、不如別人、挫折、想要討好別人或超越別人,恐懼冒險、恐懼自由、恐懼真愛….然後又讀了一大堆書、學了一大堆道理,想要做個完美的人。於是,我就逐步失落了自己了。

還記得很小的時候,父母吵架很厲害,母親會傷心得哭!或者在青春期的姐姐因叛逆而惹母親生氣時,我小小的心靈對於母親是萬分的同情,於是做了一個決定:絕對不要讓母親煩惱。所以讀書讀第一名、做個模範生、乖乖牌,以母親的價值為價值,是我回憶裡首先失落自己的第一個印象。但是當時自己並不清楚這是失落,更不知道這個影響延續到成年而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在國小五年級時,因搬家而轉學,剛到新環境很不適應,也沒有朋友。後來觀察到班上幾位女同學是核心份子,如果進入她們的小圈圈,很快可以被班上同學接納,於是我就向她們學習,包含說話的方式、穿衣的形式等等,那與我的喜好與本性其實差得很遠!雖然心理學說這是同儕團體的認同,是正常的,不過在我現在看來,如果可以耐得住壓力,還是可以堅持做自己的。但現在,說這些都是後見之明了。

在國中三年級時,我放棄自己的興趣與喜好,倒是清楚的,因為痛苦萬分。那時我把很多時間花在讀武俠小說與司馬中原寫的故事,更有[讀者文摘][拾穗][皇冠]各種雜誌上面。為了面子問題,我發憤圖強考聯考,於是將所有的喜愛,全部丟到意識之外,可憐兮兮地背那些對我無用的考試內容。這是我第一次清楚地背叛自己。連著高中,也是黑暗三年,我除了暑假在學校自習,拿著掃把去打學校芒果,然後打破教室玻璃的記憶之外,完全沒有任何高中生活的記憶。

之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想事成出版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